制造以鉛酸電池為動力的電摩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而江蘇的無錫和浙江的臺州板塊企業數量與規模要明顯強于其他地區的制造板塊。但是,隨著部分大企業不斷做大規模,產業集群優勢開始向企業配套優勢方向轉移。
實際上,我國制造電摩款的板塊與曾經或現在仍在制造摩托車的板塊有著密切的聯系。譬如臺州,目前主要是以電摩款的模具和塑件、電機、減震器、車架及鐵件、保險杠、座墊等零部件產業鏈配套體系為主,在整個我國電動車產業中獨樹一幟。同樣,臺州當下的摩托車制造體系非常健全,活躍著多家實力雄厚的專門供外銷的摩托車企業。近兩年來,臺州摩托車零部件企業大舉滲透電摩產業,有力地帶動了臺州電摩款型產品的升級換代。更重要的是,臺州塑件企業經過多年的磨練,在電摩款塑件開發上日臻成熟。目前臺州塑件企業的市場份額穩固在75%以上,引領電動車款型的地位不可撼動。
無錫整個零部件制造體系非常完善,從車架及鐵件、電機、控制器到充電器、座墊、保險杠等一應俱全。無錫目前的制造摩托車產業仍然活躍于市場,部分摩托車企業實力雄厚,外銷訂單不斷。但是,不同于臺州制造板塊,無錫電摩款制造板塊匯集了規模前10位企業中的七八家之多,明顯多于其他地區制造板塊。如果將臺州與無錫板塊企業制造電摩款數量來比較,兩地企業每年的產銷量恐怕要占到市場份額的75-80%,而無錫板塊制造電摩的數量要明顯多于臺州板塊和其他地區的板塊。
隨著規模大企業產業升級的步伐加快,強調成本優勢的大型整車企業,加大對產業鏈體系的技術與資源整合,零部件制造的成本優勢與質量優勢進一步提升。從而使得強者恒強的特點更為顯著。例如:在10強大企業中,前2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則高達30-35%;而前3-10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僅占到了20-25%。可見,市場在向優勢企業進一步傾斜。
但是,透過這些電動車大整車企業的制造體系,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制造基地集群優勢逐漸向大企業配套優勢轉移的趨勢。因此,未來整個電動車行業(包括電三輪車與低速電動車)僅靠一個地區規模做大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競爭了,必須要快速地推進銷地產戰略的布局,其背后的推手有三大因素:
物流成本的因素。物流成本的上升導致企業的銷售半徑被大大地壓縮。據企業介紹,一輛從徐州的電三輪車運到廣西或甘肅、內蒙古地區,物流費用要多增加1000元左右。如此高的物流費用,即使是品牌很響,但價格競爭優勢全無。
制造成本的因素。未來電摩款、電三輪車、低速電動車的市場在欠發達地區,因此將制造基地或組裝基地遷移到銷售地區十分的緊迫。相比較制造基地,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在銷售地尋找合作伙伴,對產品進行組裝,或企業自建組裝廠非常重要。
政策成本的因素。欠發達地區對來自制造業的電動車企業必將持十分歡迎的態度,這是肯定無疑的。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可以通過在欠發達地區建立企業,可以進一步降低稅賦的支出。
未來,電動車產業制造以龍頭企業帶動下的零部件集群優勢,產業制造板塊的概念將會逐漸的趨于淡化。